民主跟集權不是相反的概念。事實上,這兩者往往還有相輔相成的效果。
路易-拿破崙在法蘭西第二共和時期,以一個政治素人二世祖的身份參加了總統大選,結果以將近八成的得票率擊敗他的對手。他的支持者主要來著法國人數最多的階層:農民階層。農民認為他可以和他的伯父一樣,重振法國的聲威,穩定動盪不安的局勢。因此路易-拿破崙在擔任總統期間,就一直以「王子總統」自稱。
兩年後議會通過了一個新的選舉法,限制了普選權,也縮短了總統任期,由四年改為三年。很多低下階層因此被人禠奪了投票資格。當時的憲法規定總統只有一任,不得連任,說白了也就是議會想盡辦法要叫這個總統趕快滾蛋的意思。路易-拿破崙當然不會束手就擒,想出一招回應:立刻修憲,延長總統任期。修憲案在議會表決的時候,以446對278佔多數(62%),但是卻無法超過2/3的修憲門檻。
路易-拿破崙心想:靠腰,民意根本就在自己手上,怎麼還會有問題?於是聯合了北非軍團的勢力,在巴黎發動了政變,佔領了國民議會所在的波旁宮以及幾個重要的政府機構,解散國民議會並逮捕議員。
政變後,新憲法出爐,在表面上保留了民選議會,重建了普選權。同時間,議會擴大了總統的權力,延長了總統的任期。同月20日至21日期間,全國舉行了一次公投,結果顯示92%的投票者都支持新憲法。議會很快就變成了橡皮圖章,形同虛設,實權完全由路易-拿破崙所掌握。
新憲法通過後不久,路易-拿破崙就準備稱帝。為了取得合法性,參議院在次年,也就是1852年的11月20日至21日,在全國舉行了另一次公投。結果,97%的人都支持路易-拿破崙稱帝。於是,他就在政變一周年紀念日、拿破崙一世登基第48周年紀念日稱帝。全民瘋公投,堅持真普選,從這天起,路易-拿破崙正式成爲法國皇帝「拿破崙三世」。
圖片:拿破崙三世就是這位活脫脫長得像波爾茶的老兄。最後在普法戰爭的色當戰役中被普軍俘虜,第二帝國覆亡。
#色當之門與阿克西斯愉快的大合照